本帖最后由 衡阳应急管理 于 2021-2-24 10:18 编辑
全市应急管理暨消防工作会议材料三
2021年衡阳市应急管理工作要点 (征求意见稿)
2021年总的工作思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和在湖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国、省、市关于应急管理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安全发展理念,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为抓手,强力开展安全生产整治,防范化解安全风险,科学开展自然灾害防治和减灾救灾,深化应急管理改革创新,进一步健全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全面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努力实现“一体化运作,两翼齐飞,三打开路,四个确保”目标,为衡阳“一体两翼”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推动应急管理工作全面发展进步、进入全省第一方阵,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一、强化安全发展理念
1. 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各级党委和政府务必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始终坚持“两个至上”,统筹“两件大事”,做到“两个根本”,切实用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统一思想、统揽全局、统领发展。一是推动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重要论述。联合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重要论述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单位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和各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内容。二是组织应急系统开展专题学习宣贯活动。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系列重要论述作为应急管理工作根本遵循,深刻理解精髓要义,践行“两坚持三转变”,力戒“两个主义”,切实转化为推动当前和“十四五”时期应急管理事业发展生动实践,确保全市应急管理事业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2.开展集中宣传教育。一是将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列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树牢安全发展理念专题”重要内容,纳入应急管理干部学习培训必修课程,纳入安全宣传“五进”(进农村、进家庭、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活动。二是坚持党委带头学、各党支部集中学、党员干部主动学,利用集中学习与专题辅导相结合、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形式,强化学原文、悟原理,做到学深悟透、入脑入心。
二、深化安全生产整治
3. 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一是落实党政领导责任。认真贯彻《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及省实施细则,层层制定年度“工作清单”,将履行安全生产工作责任情况纳入党政领导干部述职内容,组织开展年度述职,运用巡察、约谈通报、警示曝光、建议提醒、巡查考核等“组合拳”,推动党委政府领导责任落实。进一步规范党政领导干部带队督导检查安全生产,推动更好落实党委政府属地领导责任。二是压实行业监管责任。按照《湖南省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单位安全规定》和《湖南省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分工》规定,充分发挥各专业委员会的作用,协调解决各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各有关部门加强对新业态、新模式的安全风险研究;进一步厘清有关行业领域安全监管职责边界,有效杜绝监管盲区死角。三是激发企业内生动力落实主体责任。全面推行企业安全生产“一会三卡”(班前会、风险卡、作业卡、应急卡)制度,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企业、班组、岗位。大力推广安全生产承诺制,规范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风险分级管控“双重预防机制”和主动报告制度。推行规模企业设立安全总监。综合运用教育培训、投诉举报、执法处罚、刑事责任追究、警示曝光、失信惩戒、标准化创建等措施加强安全生产人、物、制度、环境“四要素”本质安全建设。四是强化巡查考核和明查暗访。创新安全生产考核巡查机制,加强对专项整治等重点工作的日常考评和通报;对近年来安全生产问题和风险隐患突出、事故多发的县市区派出工作组驻点督导;建立重点时段安全生产调度制度,有针对性组织开展明查暗访,切实推动安全防范各项任务落实。 4.扎实推进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和“百日攻坚”。致力于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杜绝重特大事故、遏制较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持续整治重点行业领域顽障痼疾。一是动态更新完善问题隐患和制度措施“两个清单”,强化清单管理和挂图作战工作机制,聚焦重点难点问题。二是加大整治攻坚力度,圆满完成“安全生产顽障痼疾百日攻坚”行动。三是强化驻点督导帮扶和专项督导检查,以点带面、举一反三,扩大整治攻坚成效;全面排查治理事故隐患,依法依规严惩“三违”行为;严格跟踪问效、强化考核奖惩,推进整治责任和措施落实,把三年行动计划落实情况纳入安全生产巡查、考核的重要内容,对行动开展行动迟缓、作风不实、工作不力的单位严肃问责。 5.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打非治违”行动。一是在全市开展安全生产“打非治违”行动,着力压实县乡人民政府打非主体责任和企业治违主体责任,强化非法生产和严重违规违章行为事前问责。二是坚决落实煤矿“四关闭一到位”断然措施;充分发挥地下矿山六大系统、露天矿山边坡监测、尾矿库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作用,加强尾矿库监管和关库销号治理;加强危险化学品生产、贮存、使用、经营、运输、处置和烟花爆竹经营等全过程、全链条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三是推动各负有监管职责部门在行业领域突出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环节,明确打非治违重点;强化对重点地区和行业领域开展驻点督导和分级分类办案,办一批大案要案。 6.大力加强重点行业领域安全整治。一是铁腕整治煤矿安全。坚决推动落实省安委会关于煤矿“四关闭一到位”断然措施工作落实,坚决整治煤矿超深越界、以技改之名行生产之实、违规转包分包等顽瘴痼疾;扎实推进煤矿采掘机械化、智能化示范矿井建设;推进不安全落后产能转型发展,继续关闭退出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煤矿。二是深入开展金属非金属矿山及尾矿库安全治理。强力推进金属非金属矿山顽瘴痼疾整治,加快推进非煤矿山“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持续淘汰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矿山企业。三是严格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和湖南省《实施意见》,出台衡阳市《实施办法》。继续推动全市化工园区评估认定,沿江1公里化工企业搬迁改造,构建打击整治非法违法“小化工”长效机制。危险化学品企业全面实行“一会五卡”和承诺公示制度,高危工艺及精细化工反应风险管控。推动危险化学品企业“一图一表一清单一报告”和化工园区“一表一清单一报告”动态化、信息化建设。四是加强烟花爆竹经营安全监管。切实抓好烟花爆竹经营、储存、运输环节安全监管,重点整治下店上宅、前店后宅、集中连片经营等严重违法行为。紧盯“清明”、“中元”、“春节”等特殊时段,加强监管严格执法,协调公安、交通、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着力整治烟花爆竹批发企业违反“六严禁”。五是深化冶金工贸行业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持续开展金属冶炼、涉氨制冷、有限空间、粉尘涉爆等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建立完善企业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严密管控重大安全风险。持续开展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7.严格落实精准监管执法。一是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分类分级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执法,推进计划执法,进一步完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标准。二是继续深入开展“强执法、防事故”活动,完善执法质量排行榜,建立典型案例月报告和定期通报制度,整治“只检查不执法、有执法无处罚”痼疾,同时避免执法“一刀切”;大力推行现场检查与线上监管相结合,全方位对接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建立健全企业基本信息库,以国家应急管理监管执法信息系统为平台,将企业安全生产数据接入监管平台,不定期开展网络巡查执法;全面实行清单制监管执法,推行县市区异地交叉执法。三是推行“执法+专家”,落实完善重点行业领域重大隐患判定标准和排查导则。四是强化安全监管执法人员培训,提高执法水平。五是对检查交办有的问题和隐患,严格实行督查督办。 8.构建社会化风险防控格局。一是建立健全企业安全风险内部举报制度,落实举报奖励政策,鼓励社会公众检举重大风险隐患和企业违法行为。二是支持新闻媒体对安全生产领域进行舆论监督,加大安全风险隐患和典型生产安全事故的曝光力度。三是加大安全生产领域失信联合惩戒力度,定期公告安全生产不良行为“黑名单”,加大违法失信行为信息公开力度,杜绝违法失信企业“屡禁不止、屡罚不改”现象。
三、理顺应急管理体制机制
9.进一步理顺应急管理体制。一是在全市推广“衡山经验”,把安全生产、防汛抗旱、森林防火、减灾救灾、抗震救灾五个议事协调机构融入应急管理一体化运作,充分发挥五个“办公室”的统筹协调功能,把部门行为上升为党委、政府行为,高位推动应急管理工作。二是进一步理顺防汛抗旱、森林防灭火、抗震救灾等工作机制,构建上下贯通、衔接有序工作体系。三是加强自然灾害、安全生产各专业委员会建设,细化应急管理部门与有关部门的职责分工,推动实行应急处置部门联合值班值守、联署会商研判、联动应急处置,规范应急处置工作流程。四是编制完成全市应急管理“十四五”规划。 10.进一步构建应急指挥协调联动机制。一是加强应急指挥协调联动,建立指挥调度、信息共享、预警响应、协调联动、保障联合、技术支撑等部门联动工作机制。二是按照《市县两级应急指挥中心规范化建设指导意见》,今年全面建设市县两级应急指挥中心。三是加快推进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实现信息报送“一张网”、指挥调度“一键通”、应急救援“一张图”的指挥调度模式。四是加强与消防救援力量协调,规范指挥调度。五是建立与驻衡解放军、武警部队、民兵预备役部队“点对点”联络机制,加强灾情信息通报、灾区情况勘测、应急资源投送、现场救援协同联动,优化军地协同抢险救灾行动方案。建立社会力量有序参与应急救援的机制。 11、进一步建立健全防汛抗旱工作机制。一是全面压实防汛抗旱责任,提请市委市政府修订市级领导联系县级防汛抗旱工作、包中型水库的防汛责任人名单。二是督促防指成员单位和各县市区防指进一步落实防汛抗旱责任人,签订防汛抗旱责任书;督促水利部门加强水库、堤防管理,全面落实“水库三个责任人、堤防四个责任人”责任体系。三是进一步理顺防汛抗旱指挥体系,完成各县市区防汛抗旱人员转隶和职责移交工作。四是加强信息共享、应急联动、调查评估等机制建设,加快形成上下一体、纵横联动的防汛抗旱新格局。五是按照分级负责、分级储备、分级管理的原则,督促各县市区积极筹备资金,抓紧调储,保证防汛抗旱有足够的物资供应。协调防汛抗旱指挥部各相关部门,积极支持、全力配合,扎实搞好抢险物资的储备。 12、进一步建立健全森林防灭火工作机制。一是贯彻落实《衡阳市森林防灭火工作机制指导意见》、《衡阳市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工作规则》和《衡阳市森林防灭火工作的断然措施》,压实县乡森林防灭火职责。二是进一步厘清各级、各部门责任边界,充分发挥森防指办公室作用,形成应急管理部门牵头抓总、各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三是加强森林防灭火救援队伍统筹协调调度,推动森林防灭火队伍建设,实现森林防灭火专业队伍县域全覆盖,半专业队伍乡镇全覆盖。四是织牢织密森林防灭火工作防线,进一步落实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骨干(护林员)包山头地块的防灭火工作责任体系,加强乡镇的值班备勤,真正做到山有人看、林有人护、地有人守、火有人扑,做到森林防火“打早、打小、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