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衡阳应急管理 于 2021-2-24 09:35 编辑
全市应急管理暨消防工作会议材料四 2021年衡阳市应急管理十项重点工作 (征求意见稿) 一、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建设模范“五型机关”。
1.建设模范政治机关。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训词精神,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安全生产作为第一责任,把应急管理作为第一要务,把对党忠诚作为第一使命,把竭诚为民作为第一原则。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意识形态责任,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2.建设模范学习机关。深入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重要论述的宣贯教育活动。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重要论述和训词精神纳入局理论中心组学习和干部教育培训内容,推动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深入学习贯彻,联合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重要论述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单位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和各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内容。3.建设模范廉政机关。贯彻执行《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整治“四风”,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把纪律严明贯穿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从严治局,严格执行党纪条规,准确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坚决查处违法违纪案件。4.建设模范文明机关。干标准事,做文明人,创先进局,争创省级文明标兵单位,深入开展文明标兵科室、文明标兵个人、文明标兵家庭建设,让文明成为习惯,让习惯更加文明,为文明幸福最美衡阳争光添彩。5.建设模范执法机关。贯彻执行《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落实中办国办《关于深化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意见》,抓实抓细部、省、市有关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行政执法规定,将“强执法防事故”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抓紧抓细抓实,实行一月一通报,双月一调度,半年一总结。深化行政审批“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强化执法意识,规范执法程序,提高执法质量,提升执法素质,加强执法监督,完善计划执法和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开展执法能手和以案说法活动,推进县、乡、村示范建设。
二、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和百日攻坚。
1.认真梳理本地区直管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顽瘴痼疾,完善问题隐患和制度措施“两个清单”,明确整治工作责任、措施和时限要求。2.聚焦重点难点问题,强化清单化任务管理和挂图作战工作机制,加大专项整治攻坚力度,年内直管行业领域各解决1-2项反复发生、长期未能根治的顽症痼疾。3. 举一反三延伸各领域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开展“百日行动”,坚持“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通过严格执法、严厉处罚,倒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4.组织成立若干工作组、专家组,对风险隐患突出、事故多发的县市区开展驻点督导帮扶,以点带面扩大整治攻坚成效。5.对事故中暴露出的突出矛盾问题,举一反三,查找制度漏洞和监管短板,组织开展专项督导检查。6.全面推行企业安全生产承诺制和“一会三卡”(班前会、风险卡、作业卡、应急卡)制度,综合运用好投诉举报、约谈通报、警示曝光、执法处罚、失信惩戒、安责险等“组合拳”,推动企业依法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排查治理事故隐患,依法依规严惩“三违”行为。
三、强化监管执法和“打非治违”。
1.进一步落实分类分级监管执法,不断强化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能力。2.督促县乡两级政府落实“打非”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和保障制度,对责任不落实、工作走过场致使非法生产企业(单位)存在的,依法依规追责问责。3.各级各地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体开设专栏或专题,定期曝光打非治违典型案例。4.各级各地公布投诉举报电话,健全落实举报奖励政策。5.加大安全生产领域失信联合惩戒力度,强化违法失信行为信息公开,杜绝违法失信企业“屡禁不止、屡罚不改”现象。6.严格贯彻执行刑法修正案(十一)及其司法解释,按照各行业领域适用具体情形,加强事故前严重违法行为刑事责任追究,建立事故前追刑责的典型案件报告制度并定期通报。7.建立安全监管执法典型案件月度报告制度,督促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每季度报送本行业领域1至2件典型执法案例,各级安委办梳理通报,以点带面、示范引导强化监管执法。
四、强化治本攻坚。
1.贯彻实施煤矿“四关闭一到位”断然措施,加快不安全煤矿关闭退出。2.加强尾矿库回采监管和闭库销号治理,关闭退出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非煤矿山8座以上。3.推动完成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重大危险源接入国家应急部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和沿江1公里化工生产企业搬迁改造计划任务。4.重点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可燃和有毒气体监测报警、紧急切断、自动化系统装备率和有效投用率要达到100%。
五、加快推进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重点工程。
1. 全面落实防汛抗旱行政责任制,健全防汛抗旱应急管理体制,按照分级负责、分级储备、分级管理的原则,督促各县市区积极筹备防汛抗旱物资,强化防汛抗旱应急救援演练工作,计划于5月底开展全市防汛抗旱应急救援演练。2.巩固冬春“割灌除草”专项行动成果,以森林防灭火“四个一”建设为手段,继续稳步推进全市森林防灭火工作进程,以突出重点时段和重点环节为突破口,扎实抓好关键时间节点的森林防灭火工作;3.进一步做好地质灾害隐患点核查工作,全面落实县、乡、村三级群测群防监测责任,加强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信息发布,及时处置地质灾害突发事件。推进应急避难场所规范管理和合理布局;争取更多项目和资金投入,做大做强国家科普基地。4.组织开展我市“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建立完善普查工作机制,落实普查人员和经费,开展普查培训,建立全市自然灾害风险和减灾资源能力数据库,修订主要灾种区划,编制综合风险区划和灾害综合防治区划。5.推进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工程,按照上级要求完成“1+5”工程框架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立项等相关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