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副中心,是指在一省范围内,综合实力较周边城市强大,经济辐射力超出了自身管辖的行政区范围,拥有独特的优势资源,且距离省会城市150公里以上,可以被赋予带动周边区域发展重任的大城市。
湖南省“十四五”规划建议:要扎实推进长株潭一体化发展,打造中部地区崛起核心增长极,培育壮大岳阳、衡阳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把岳阳通江达海的优势用好用足,支持岳阳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支持衡阳建设现代产业强市;依托京广、沪昆、渝长厦三大通道,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经济带,推动长株潭、洞庭湖、湘南、湘西四大区域板块协调联动发展,加快构建“一核两副三带四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围绕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推进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和融入西部陆海大通道等方面,加强与长江经济带沿江省市和中西部省份的协调联动、共建共治。
任务在肩,目标明确,衡阳应该怎么做?我认为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先把省域副中心的“蓝图”绘制好。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先是做好乡村发展的规划,而不是像过去一样“摸着石头过河”,“草鞋没样,边打边像”。因为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经济增长方式,在经济圈的“共建、共治、共享”方面已经有经验可以借鉴。我们只要做好“顶层设计”,确定分几步走,像探月工程一样,有“绕、落、回”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就能蹄疾步稳,大功告成。
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是衡阳一项全新的系统工程,等不得,也急不得。安化黑茶也是从40万元的产值做起的,依靠的是几届政府“一张蓝图干到底”才有了今天上百亿的产值。福建沙县小吃名闻天下,也是“一张蓝图干到底”的结果。
因此,衡阳的“十四五”规划,应该紧密结合省域副中心的“顶层设计”。明确如何增强综合实力,提高经济辐射力,带动周边区域发展?可以借助长株潭经济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经济区域的共建共享模式,可以把衡州经济论坛打造成“省域副中心论坛”,共谋区域内资源共享。
“顶层设计”完成后,还需要锤炼最强执行力。那种“创新有风险、多做多错”的思想偏差,那种“等靠要、任由矛盾风险击鼓传花”的行为惰性肯定是适应不了新发展格局的。
|